出身貧寒的年輕姑娘阿媛,穿著一雙破布鞋被領進了易家花園。
阿媛成了易家的丫鬟,夫人叫人帶她去換衣服,阿媛怯怯地不敢抬頭,能夠得到這樣一份差事,阿媛已經感恩戴德了。
阿媛出身于貧民窟,從小過的是饑寒交迫的苦日子,一大家子人只能睡滾地龍;阿媛生過一場大病,為了籌錢給她治病,姐姐阿鳳被迫淪落風塵。
年少時貧窮的成長經歷,讓阿媛格外懂事早熟。
阿媛做過苦力,賣過水果,風餐露宿,顛沛流離;對于阿媛來說,能在大戶的易家做下人,生活都算是有很大改善了。
阿媛很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她不太會看夫人小姐們的眼色,但她舍得吃苦,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也因此得到了二小姐易鐘玉的賞識。
易鐘玉從國外回來,繼母挑選了丫鬟望竹照顧易鐘玉。
易鐘玉對繼母有戒心,拒絕讓望竹進門,轉而看見了一直在認真擦地板的阿媛。
易鐘玉點名要阿媛過去侍奉,望竹惱羞成怒,排擠阿媛。
阿媛沒少挨欺負,但善良的阿媛從不抱怨,她的溫柔和隱忍,讓少爺易鐘杰對她又憐又愛。阿媛和易鐘杰相愛,徹底撕開了易鐘杰的真面目。
《傳家》原著里,望竹陷害阿媛,騙她說易家的剩菜可以打包回家。
阿媛沒有多想,老父親臥病在床,家里缺衣少食,易家飯菜豐盛,倒掉太可惜,救濟一下家里也是好的。
阿媛打包好了剩菜準備帶回家,卻被望竹抓住把柄,指責阿媛是偷盜,原來易家的規矩是下人不可以帶走剩菜,阿媛羞愧得不知如何是好。
易鐘杰及時出面,幫阿媛解了圍。
易鐘杰說剩菜是他讓阿媛帶出去的,易鐘杰的語氣里有淡淡的失望,阿媛在易鐘杰面前,無地自容。
易鐘杰年輕英俊,是一名有抱負的醫生,他氣質儒雅,彬彬有禮,待人溫和,平等對待下人,阿媛對易鐘杰有了好感,但她知道是自己癡心妄想。
阿媛很清楚自己配不上易鐘杰,論家世樣貌和學歷,她和易鐘杰都是兩個世界的人。
但即便不能擁有易鐘杰,阿媛也不想在易鐘杰面前出丑,可她的不堪,還是全都暴露在了易鐘杰的面前。
阿媛偷拿易家的剩菜,還撿過三小姐易鐘秀設計衣服丟掉的布料,就連阿媛的妓女姐姐來找她,易鐘杰都曾無意間撞見,阿媛將「丑陋」的一面展示給了易鐘杰,易鐘杰卻沒有因此嫌棄她。
易鐘杰心疼阿媛受過的苦,他愛她年輕美麗的容顏,也愛她賢淑柔軟的性格,他體貼地送她回家,得知她賣過水果,卻沒吃過水果,易鐘杰的心都要碎了。
易鐘杰給阿媛買了一大包水果,五彩繽紛,各式各樣,他說讓阿媛吃完,告訴他最喜歡吃哪一種,阿媛望著易鐘杰的背影,芳心暗許。
從此,易鐘杰的一舉一動,都會牽扯著阿媛的目光。
阿媛遠遠望著易鐘杰,覺得這樣美好的富家公子,就是她遙不可及的美夢,尤其是在她發現劉清芬也愛慕著易鐘杰后,阿媛的心沉到了谷底。
劉清芬是易鐘秀的好友,家世顯赫,容貌姣好,性格活潑大方,讀過書,有思想有見識,阿媛在劉清芬面前,更覺得自卑。
劉清芬會主動靠近易鐘杰,對他示好和撒嬌,這些都是阿媛不敢的,出身的差距,讓阿媛無法放開,她只敢小心翼翼地暗戀易鐘杰。
易鐘玉的提拔,讓阿媛有了飛上枝頭的機會。
易鐘玉為選美比賽挑選佳麗,她看上了風姿綽約的阿鳳,對阿鳳進行了培訓,阿媛全程陪同,也參加了訓練。
阿鳳看出了阿媛對易鐘杰的心思,她的人生已經毀了,而阿媛還有改變命運的可能,阿鳳為了成全阿媛,裝病放棄比賽,把機會給了阿媛。
阿媛憑借著青澀純真的形象,引得臺下掌聲雷動,易鐘玉砸錢力捧,阿媛成為了選美比賽的冠軍,得到了上海小姐的名號。
阿媛不再是易家的下人,而是客人。
她也不再叫阿媛,易鐘玉給她起了「聶芙」的藝名,連易夫人都要尊稱她為「聶小姐」。
阿媛身價不菲,易家能有她為星華百貨站臺,是事半功倍,阿媛成了星華百貨的播音員,不再做下人的活計,地位的提高,讓她有了和易鐘杰平起平坐的機會。
阿媛成了易鐘杰的女朋友,易家老爺和夫人都不看好這段感情。
易興華認為兩人門不當戶不對,學識和思想都不在一個層次上,不會有好結果,易鐘杰看中的不過是阿媛的美貌和賢惠,日子久了,必然只剩乏味。
而易夫人則表示,年輕人談戀愛,飛蛾撲火,越是反對,越容易激起兒子的叛逆,只有他自己嘗試過了,才會知道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女人為妻。
阿媛和易鐘杰的戀情,的確進展得很坎坷。
阿媛成為播音員后,大部分時間都無所事事,沒有長進,學習繪畫也只停留在畫雞蛋的水平,上海小姐的光環漸漸熄滅,光靠美貌得來的地位,終究是不能長久。
而易鐘杰忙著救死扶傷,他有更高遠的志向,不再沉迷于男歡女愛,阿媛帶著飯菜去見易鐘杰,易鐘杰不耐煩地對阿媛說:
「你除了去星華,就是圍著我轉,難道自己就沒有真正想做的事?我大姐原來是個文靜的女孩,如今挑起了整個星華的重擔。還有鐘秀,從前終日玩樂、無所事事,現在每天到公司報到,認真做好工作。
你再看看這里的每個人,都有愿意為之奮斗的事業。阿媛,你不再是照顧他人的女傭,該好好去思考一下,你想成為怎樣的人,未來的路該怎麼走。」
易鐘杰的指責,讓阿媛崩潰了,她只想成為照顧他的妻子,料理好他的生活起居,卻沒想到易鐘杰對自己的另一半,有更高的要求。
易鐘杰的「變臉」,讓阿媛感到絕望,她甚至想要去投江,她對易鐘杰投入了太多的感情,才會在失戀的時候痛不欲生。
易鐘玉幫阿媛說話,指責易鐘杰把女孩子追到手了就不珍惜,自私又虛偽,直到易鐘杰留書出走,易鐘玉才知道易鐘杰為何對阿媛如此狠心。
易鐘杰從軍去了抗日前線,他要去發揮更大的光和熱,為抗日做出自己的努力,他為了不拖累阿媛,才和阿媛分手。
易鐘杰知道自己此去,是兇多吉少,阿媛未必能承受得住,與其這樣,還不如自己早點放手,免得耽誤了阿媛。
易鐘杰擺出了「為你好」的姿態,卻從不關心阿媛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傳家》原著里提到,易鐘杰去了前線后,一度杳無音訊,生死未卜,是劉清芬動用自家的人脈,找到了易鐘杰,救了他的命。
阿媛苦苦盼著易鐘杰回來,卻沒想到再次見到易鐘杰,他已經和劉清芬有了婚約。
阿媛永遠不會知道,劉清芬為了拿下易鐘杰,出手到底有多狠。
劉清芬接近易鐘杰,成為他的未婚妻,靠的絕不僅僅是投懷送抱,拉胳膊擦手這種小伎倆,早在劉清芬在星華百貨大樓樓頂發傳單的時候,就已經把易鐘杰拉到了她的那一邊。
那時候星華正面臨沉船危機,工人家屬鬧事,易家人焦頭爛額,劉清芬卻偷偷跑到星華樓頂散發反政府傳單,給星華火上澆油。
劉清芬之所以選中星華,就是為了要拖易家下水。
易鐘杰去了前線后,劉清芬不顧生死也要追隨他,和他并肩作戰,讓易鐘杰感動不已,他和劉清芬有著相同的信仰,這是阿媛比不上的。
阿媛沒讀過書,大字都不認識幾個,易鐘杰會被她的容貌和性情吸引,卻無法真正愛上她的靈魂。
易鐘杰不知道,阿媛為了能和他勢均力敵,做出了多少努力。
阿媛在易鐘杰走后,成為了一名獨立的女性,此時的阿媛不再只是個會圍著易鐘杰轉的女子,她已經是上海灘的當紅影星,參演了很多抗日影片,她的電影很叫座。
對易鐘杰的癡等,成為了阿媛的信念,她要成為更好的人,讓易鐘杰知道她不是乏味的花瓶。
可阿媛還是遲了一步,易鐘杰向劉清芬求婚,狠狠誅了阿媛的心。
阿媛放不下易鐘杰,她還要為自己再爭取一次,她卑微地求易鐘杰回頭再看看她,易鐘杰卻說:
「這些年我所經歷的,太多了。戰場上,上一刻還在談笑風生的戰友就犧牲了。平靜生活的人們流離失所,因為失去了國家的庇護,含屈受辱。我已經決定,在國家沒有結束痛苦之前,我不會考慮個人問題。」
阿媛覺得易鐘杰這番話,都是借口罷了,她反問道:
「如果為了國家,我可以等你,十年,二十年,等到白發蒼蒼,等到天荒地老。可是,你卻要同劉小姐結婚了!」
阿媛那時候還不知道,易鐘杰之所以急著要和劉清芬訂婚,是因為他想利用訂婚宴,悄悄把父親藏在家里的武器運送到抗日前線。
但大義凜然的易鐘杰,真的有那麼高尚嗎?
他明知道劉清芬對他有意,阿媛為他尋死覓活,卻還是在兩個女人之間徘徊,優柔寡斷,傷害了劉清芬,也辜負了阿媛。
易鐘杰從來都沒有向劉清芬坦白過自己對阿媛的情意。
易鐘杰感激劉清芬的救命之恩,他用婚姻回報劉清芬,他向劉清芬保證,他們不是假訂婚,而是真的結婚,他要一輩子珍惜她。
可這邊他才對劉清芬發誓,那邊他又舍不得放棄阿媛,目光也都停在阿媛的身上,阿媛哭了他安慰,阿媛和別的男人說話了他嫉妒,連劉清芬的表哥陸培都忍不住和易鐘杰大吵了一架。
易鐘秀指責易鐘杰,不該再招惹阿媛,如果不能在一起,就離得遠遠的;易鐘玉更是看不慣易鐘杰的「風流」,痛罵道:
「就憑他同一個女人訂婚,卻在訂婚當日為另一個女人打架!憑他這樣優柔寡斷、遲疑不決,傷害了兩個女人的心!易鐘杰,你負心、薄幸!」
易鐘秀感覺到了易鐘杰的反常,她看出了易鐘杰娶的是一個,愛的是另一個,然而易鐘杰真的愛阿媛嗎?
易鐘杰對阿媛說的那句話,早就拆穿了他不愛阿媛的真相。
易鐘杰對阿媛說他娶劉清芬的原因:
「她千辛萬苦找到我,救了我,一直陪伴著我,我同她是志同道合的伙伴,比愛情更高。」
易鐘杰自認為他和劉清芬的感情比愛情更高,可是他從來沒有想過,如果他有需要,阿媛也會為他改變,和他成為志同道合的伙伴。
易鐘杰根本沒有給過阿媛機會。
易鐘杰從骨子里,就認定了劉清芬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義士,和他有共同的追求,而阿媛只是個會談情說愛,伺候他生活的世俗女子。
易鐘杰得到了高貴的劉清芬,心里卻又放不下庸俗的阿媛,劉清芬看著易鐘杰的心思都在阿媛身上,知道自己對易鐘杰的愛,永遠得不到對等的回報,是時候要放手了。
劉清芬「投靠」了日本人,易鐘杰知道后,勃然大怒,推遲了婚期。
易鐘杰看到劉清芬花枝招展,投日本人所好,內心厭惡到了極點,他寧可誤會和他志同道合的戰友,也沒有細想劉清芬為何會如此迅速轉變了立場。
劉清芬從來都沒有投敵叛國,日本人拿她的家人要挾她,易鐘杰也沒有堅定地選擇她,這些變故,直接將劉清芬逼上了絕路。
她在日本人面前假裝示好,只是為了制造大爆炸行動,《傳家》原著里寫道:
「鐘秀對面坐著阿媛。她眼圈還紅,卻沒有再哭,似乎平靜地告訴鐘秀,阿鳳總說要辦一件大事,只是她沒想到,她竟然找上劉清芬,刺殺三浦,與之同歸于盡了。」
直到劉清芬犧牲,易鐘杰才敢面對自己的內心,《傳家》原著里寫道:
「那一刻,他痛恨自己!從頭到尾,他推遲婚事的唯一原因,只是他心里裝著阿媛,無法下定決心和清芬在一起而已。」
易鐘杰其實從來都沒有懷疑劉清芬會委身于日本人,他推遲婚期其實是因為自己的私心,而劉清芬之所以決絕赴死,也和易鐘杰的絕情脫不開關系。
劉清芬沒有嫁人,無法葬入祖墳,劉父向易鐘杰請求,給劉清芬一個名分,易鐘杰果斷應允。
劉清芬死后,易鐘杰又后悔自己沒有多關心劉清芬,沒有覺察到她的處境,他對劉清芬的憐憫,暴露了他的虛偽。
《傳家》父子相承,易鐘杰其實和易興華是同一類人,他們在大是大非上面有原則有立場,有堅守也有魄力,無可挑剔,令人欽佩,唯獨在私生活方面,做不到專一忠貞。
易鐘杰的母親曾經對阿媛說過,易鐘杰是個善良的孩子,從來都不忍心傷害和拒絕別人,就連咖啡不加糖,也不會主動告訴阿媛,因為阿媛為他準備了糖,他不舍得拂了阿媛的好意。
但這樣的善良,放在愛情里,還是真正的善良嗎?
易鐘杰明知道劉清芬對他傾心,卻不拒絕,不坦白,不忠貞,看到他對劉清芬做的這3件事,才知易鐘玉痛罵他負心薄幸根本沒有錯。
劉清芬至死才知,她千辛萬苦,費盡心機,也得不到易鐘杰的真心,因為他優柔寡斷的性格,注定不會只為一個女人停留。
劉清芬再狠,也比不過易鐘杰,因為劉清芬的「狠」,在手段,而易鐘杰的「狠」,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