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媛在鐘玉的打造下,成為了上海影視界的頂流。
記得當初,阿媛和鐘杰剛剛談戀愛的時候,易興華是極其反對的,他對黃瑩如說過這樣一段話:
你倒是管管咱們那寶貝兒子。 你說一個女孩子的美貌逝去之后,還剩下什麼?溫柔?善良?這世上擁有這種特質的女孩子太多了,這沒什麼特別的。我倒不是封建,這女孩子的家世差一些沒什麼,可這個女孩,不行。咱的兒子還是太小,他還不懂得一個人的內涵遠比外在和家世更重要,不光要看人,更要看她的家庭成員和成長環境。你說,一時沖動選擇了錯誤的婚姻,那將來怎麼辦?后悔?
易興華的話語,讓我想起了這樣一句話: 你可以一天整成范冰冰,但你能一天讀成林徽因嗎?
皮囊的跨越式發展很容易,但是內涵不行。它非一朝一夕就能擁有的,它是長年累月的沉淀,是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閱過的人世間。
然而,阿媛為了鐘杰,整整用了5年的時間,脫胎換骨,終于變成了鐘杰所希望的樣子,可鐘杰卻要另娶他人。
深情一擁
當你想要擁有某件東西時,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自己配得上它。正所謂,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鐘杰曾經的一句「阿媛,你應該有你想要做的事情,而不是天天圍著我轉」,阿媛便為了能夠成為鐘杰喜歡的樣子,奮斗了五年。
她明白自己和鐘杰之間的差距,想要匹配上鐘杰,就只能靠自己的努力,縮小兩個人之間的差距。
可是,當阿媛終于活成了鐘杰想要的樣子時,鐘杰卻要娶清芬。
一次,阿媛跑去醫院找何瑞蘭,商量劇本的事情,偶然間碰到了鐘杰向清芬求婚的場面,差點承受不住。
她等這件事等了五年,為之奮斗了五年,到頭來不過是物是人非。 她努力地成為了大熒幕的主角,可最終卻無法成為他生命中的主角。
就像龍應臺曾說過的: 時間是藏在黑暗中看不見的一雙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間物走星移。
她拼了命想要拉近和鐘杰之間的距離,但他卻沒有給她足夠的時間。
阿媛去易家找鐘玉的時候,碰到了鐘杰,「好久不見,阿媛」,這是鐘杰從東北回來后第一次主動和阿媛打招呼,原著中這樣寫道:
她的變化太大了。令他喜悅,令他欽佩,真正成了獨立的女性,有夢想有追求,但她的未來,他給不起。
鐘杰打完招呼,就開始夸贊阿媛,「聽說你的電影非常叫座,還沒來得及恭喜你」。
還沒等鐘杰說完,阿媛的眼圈已經紅了,是啊,因為你,她成了更好的人,更有價值的人。
看到阿媛紅了眼圈,鐘杰突然意識到,他應該和阿媛保持距離,不要讓她再陷入到對自己的感情里,畢竟,他早已把生命獻給了心中的信仰,畢竟,這世間哪有「不負如來不負卿」的雙全法。
眼見鐘杰轉身就要走,阿媛快步追上,拉住鐘杰的手,從后面緊緊環抱住他,原著中這樣寫道:
我一直在等你,這些年來只有一個信念支撐著我,我要變成更好的人,等你回來了,讓你知道我變了。我這一生,從不曾為自己爭取過什麼,可我這次想要勇敢地爭取一次。鐘杰,你回頭看看我好嗎?
愛情就是把宇宙縮至一個人,然后把一個人擴至上帝。
她因為他的一句話,脫胎換骨,她成為了更好的人,只為他。
鐘杰沒辦法許給她任何承諾,他真心希望她放手。鐘杰誠懇地對阿媛說,自己在戰場上經歷的一切,多少人流離失所,多少人百般受辱,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他身上背負著民族大義,他要去做一個男人應該做的事情。
阿媛又何嘗不理解呢。
她說: 如果是為了國家,她愿意等,十年,二十年,等到白發蒼蒼,等到天荒地老。
越是情深義重,越是難以辜負。
他不希望她的期待落空,可卻不得不讓她的期待落空。為了「大愛」,他只能往前走,沒有回頭的機會。
正如大冰所說: 生如逆旅單行道,哪有歲月可回頭。越往前走,回頭越難,于是乎永別。
「熱鬧」的訂婚宴
鐘杰和清芬的訂婚宴,被鐘玉攪和了。
鐘杰娶清芬,一來是為了報清芬的救命之恩,二來是想要利用這次訂婚宴運送一批軍火出去,支援前線。
可沒想到,原本安排得妥妥帖帖的事兒,最后被鐘玉一句話掀開了真相。
訂婚宴上,最傷心的就是阿媛,她本可以不來,可是易家對她有知遇之恩,出于禮節,她還是來了。
當大家在花園里觥籌交錯時,阿媛卻一個人躲在花園后面偷偷掉眼淚,一向細心的鐘杰發現了,也悄悄地去了花園后面,心疼的為阿媛擦眼淚。
這一切都被陸培看在眼里,陸培護表妹心切,沖上去就給了鐘杰一拳。
其實,在感情上,鐘杰不及唐鳳梧和席維安果敢。要追就追到底,哪怕下一秒就犧牲了,但至少讓愛你的人感受到了你炙熱的愛。
從某種角度講,鐘杰在感情里挺自私的。當初要阿媛的是他,如今不要的也是他,開始和結束都由他說了算。從來沒有問過阿媛心里怎麼想,那些所謂的「為你好」,不過是不夠成熟的愛罷了。
鐘玉遞給阿媛一條手帕,冷冷說道: 把眼淚擦了,就算你把眼睛哭瞎,也無法挽回一個負心的男人。
陸培打完鐘杰,又諷刺阿媛,說阿媛這樣的行徑就是不自愛。還惡語相向,說阿媛在國破家亡的時候,到處賣弄風情,拋頭露面,所以剛剛倒在鐘杰肩頭的行為,也不足為奇。
陸培話音剛落,鐘杰一拳揮了上去: 陸培,輪不到你來批評她。
愛不愛,身體是最誠實的。
他為了保護她的名譽,一反自己平時儒雅少爺的形象,這足以說明一切。
鐘玉也看不慣陸培如此詆毀阿媛,原著中這樣寫道:
陸少爺,你剛才指責阿媛,如此義正言辭,可你不知道,阿媛到處登臺演出,分文不取,全都拿去救濟難民了。更何況,她才是鐘杰的女友,令表妹如何后來居上,不用我提醒你吧。
鐘玉對阿媛的保護,有點母雞護小雞的架勢。
鐘秀突然氣急,嫌鐘玉火上澆油,質問鐘玉:你憑什麼罵我哥是負心漢?他有他的苦衷。
鐘玉一語道破矛盾: 就憑他同一個女人訂婚,卻在訂婚當日為另一個女人打架!憑他這麼優柔寡斷,遲疑不決,傷害了兩個女人的心!易鐘杰,你負心、薄幸。
這一切都被一旁的清芬看在眼里,她很愛鐘杰,為了這個男人,她愿意豁出自己的性命,他對她很溫柔,也很客氣,但她卻從來沒有感受過他落在阿媛身上的那種眼神,她清楚的知道,他不愛她,他只是為了報恩。
清芬決定,是時候該退出了。
不愛一個人,往往從眼睛開始,當他愛著你,每次你看他時,你會在他眼里看到自己;當有一天你在他眼里再也看不到自己,你就應該知道,那份愛,已經離去了。
然而,可悲的是,清芬從沒感受到過,在鐘杰眼里,看見過自己這樣的感受。
尋找
清芬死了。
她和阿鳳聯手,炸毀了日軍的聚集地。
鐘杰悲痛萬分。她懊悔自己沒有早一點和清芬結婚,清芬的死,他自認為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如今能做的,就只是化悲痛為力量,盡早地投身到革命事業中,讓百姓免遭戰爭的苦難。
阿媛和鐘杰協同鐘玉投身到了難民營的工作中。
清芬的離去,讓鐘杰更加明白要敢于面對自己的真心,愛情中最忌諱優柔寡斷。 其實,鐘杰對阿媛的感情從來沒有變過,即使曾經有過分離,煥然一新的她只是讓他更愛她而已。
在阿媛的鼓勵和安慰下,鐘杰漸漸走出失去清芬的悲痛,起身去了前線。
阿媛知道,比起難民營,前線更需要鐘杰,而鐘杰也更想去到那里實現自己的使命。鐘杰握住阿媛的手,滿眼都是感動,他知道,她懂他,兩人早已心有靈犀。
或許,愛情就是這樣,總要經歷些坎坷,過盡千帆后,才懂得其中的滋味。語言很多時候是假的,一起經歷過的事情,才是真的。
當阿媛決定送鐘杰去前線的時候,就已經做好隨時會失去鐘杰的可能,失去這個讓她顛覆人生的男人。
鐘杰犧牲了。
大家都接受了這個現實,唯有阿媛不接受。
阿媛向鐘玉辭行,鐘玉問她要去哪兒,她說她要去找鐘杰。鐘玉感到很吃驚,更覺得不可思議。但她望著阿媛臉上的微笑,便停止了說服和阻撓。
何必說破呢?
每個人都有夢,有些人醒來了,有些人不愿醒來。
阿媛在鐘玉臉上看出了擔憂,便說:鐘玉,如果不是你將我推上那個舞臺,不會有今天的我。謝謝你,給了我新的人生,給了我往前走的勇氣。現在,我要去尋找屬于我自己的幸福。也祝愿你,早日等到你要等的人。
其實我一直認為,阿媛已經接受了鐘杰去世的事實,只是內心想要把曾經鐘杰留給自己的那份溫柔在時間長軸上拉得再長一點,讓懷念不會模糊,讓記憶依然常青。
當我們不能夠再擁有的時候,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忘記。
在尋找中,記憶才會深刻,曾經才會清晰。
余秀華曾在《月光落在左手上》一書上,寫過這樣一段話: 人這輩子,千萬不要馬虎兩件事:一是找對愛人,二是找對事業,因為太陽升起時要投身事業,太陽落山時要與愛人相擁。
當這兩件事都找對時,就擁有了拼盡全力燦爛這一生的希望。
死亡有兩種含義,一是自然死亡,二是被人遺忘。我相信,鐘杰永遠活在阿媛的心里,在太陽落山時,她依然可以在心里環抱著鐘杰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