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談說情感 此為《傳家》原著大家都知道易鐘靈,是易家的大小姐。鐘玉的母親是周家大小姐,鐘秀的母親是鐘靈的家庭教師黃瑩如。
但是關于鐘靈的家世背景,鐘靈的母親到底是誰,全劇中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交代。只是含糊不清地說,她很早就去世了。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鐘靈從小跟著祖母一起長大,在具有滿清貴族身份的祖母的教導下,是標準的大家閨秀,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這讓易興華提起她來,就覺得特別驕傲。好像有這樣完美的女兒,全是來自他的功勞。這個女兒不僅完全不用他操心,還能幫助他教導其他幾個不安分的兒女。
祖母想把鐘靈嫁給世交汪家的兒子汪劍池,并且鐘靈和汪劍池曾經見過面。那時候情竇初開的她,對汪劍池是十分心動的。
可是,「意外」發生了,汪劍池死了。汪家以為兒子死了,只好跟易家退了婚。可是,易家知道內情的人和鐘靈,都對汪劍池的死諱莫如深。
易興華把女兒嫁給了軍閥席維安。而正是這個決定,讓鐘靈和席維安糾纏了一生,也為鐘靈的身世秘密被曝光,埋下了隱患。
一見鐘情
席家的席老爺子是土匪出身,靠槍桿子打出來的地位,席維安子承父業當上了副司令,有錢有勢,最沒有的就是文化。
這對別人來說也就罷了,可偏偏他對琴棋書畫樣樣皆通,氣質溫婉的大家閨秀鐘靈一見鐘情。
因為席維安在還沒見過鐘靈的時候,就已經對她魂牽夢縈了。他們的愛情起始于一個,美麗的意外。
鐘靈的堂妹易寄漁,對這個威震上海的副司令席維安早就有好感,夢想著有一天能夠嫁給他。所以,她請父親托朋友為她介紹。
可是又怕自己的父親只是易家的養子,這門婚事讓她高攀不起,她才特意到照相館拍照,希望憑借自己的容貌能得到他的青睞。恰好那天,易寄漁拉著鐘玉也一起去了。
在易寄漁想方設法凹造型擺拍的時候,照相師抓取拍下了鐘靈坐在椅子上看書的瞬間,掛在櫥窗招攬生意。
這張照片剛剛好,被路過照相館的席維安看到了,下令全城尋找這個,讓他魂牽夢縈的女人,可是卻一直沒有找到。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直到一個雨天,席維安的車開過時,濺了路邊的小姐一身泥。坐在車上的席維安驚喜地發現,這不就是自己日思夜想,想要見到的那位小姐嗎?
他邀請鐘靈上車,希望當面向鐘靈賠罪,并送她回家,卻被鐘靈拒絕了。
席維安是什麼樣的人?他不知道見過多少「所謂的」大家閨秀,但像鐘靈這樣真正的大家閨秀,他卻從未見過。他被鐘靈的落落大方,不卑不亢深深吸引,他下定決心要求娶她。
但是他沒想到鐘靈已經有婚約了,他更沒想到的是,他的父親會為了成全他,讓他手下的副官去殺鐘靈的未婚夫汪劍池,間接造成汪家一家人家破人亡。
雖然最后席維安如愿以償娶到了鐘靈,汪劍池的死,使鐘靈一進門,兩人的婚姻就有了不可言說的隔閡和誤會。
束縛
鐘靈在易家是被束縛得最深最久的那一個。
一方面,從小被祖母養大的她,讀著《女兒經》長大,封建時代對女性身為大家閨秀的要求,幾乎全部都匯集在她身上。
她必須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她不能隨便發脾氣,必須時刻保持著溫柔淑女的姿態;身為長姐,她肩負著教導弟弟妹妹的重任;身為女兒,她要時刻聆聽父親的教誨,完成父親交代的任務。
另一方面,哪怕是她被迫嫁給席維安以后,兩人也只是貌合神離,席維安一廂情愿,鐘靈委曲求全。鐘靈努力做好妻子的本分,為他準備好熱飯熱湯,干凈的衣衫,席維安感覺這樣的妻子就是他夢寐以求的,回家有鐘靈在他就很安心,可是鐘靈卻只是履行妻子的職責而已,她對他明明不喜歡,甚至帶著些許誤會和怨恨,卻還是要對他假以辭色。
因為她明白,父親需要他,整個易家更需要他的支持。在她心里,不管席維安對她如何好,她只是把這場婚姻當做利益交換。
所以, 她一直在隱忍。
在家里她需要忍,哪怕是出嫁之后,她還是需要忍。沒有人真正關心過,她內心的想法,反而她還要活成他們期望的樣子。
一個女人,不管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沒有情緒發泄的出口。這聽起來多可怕?
她的家人和丈夫對她而言,也許還不如貼身伺候她的丫鬟貼心。這聽起來多可笑?
鐘玉曾問她, 「大姐,你處處這樣束縛自己,不累嗎?你不累,我都替你累。」
一個人,一旦被過于束縛,長此以往,情緒得不到發泄,那她的內心一定是極度不平衡的,最后引發的后果就是,她一定會想方設法去獲得大家的關注。所以,她要和鐘玉、鐘秀爭奪興華百貨的繼承權。
野心
易興華的兒子易鐘杰無心繼承家業,決心要當醫生救死扶傷。所以他只好從三個女兒當中,挑選興華百貨的繼承人。
易家三姐妹第一天去興華百貨,鐘靈被易興華安排在了服裝和香水部,鐘玉卻被安排在了銷售部,鐘秀卻只是被安排帶著唐鳳梧,去興華百貨考察。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鐘玉才是被易興華寄予厚望的那一個。
但是鐘靈并不在意,她以為只要自己好好表現,做出了一定的成績,父親會看見她的能力,自然也會開始關心起她來。
所以她在去興華百貨之前,就開始認真地研究,外祖母留給他的香方,辛辛苦苦花了半年的時間,終于有了改良香方的方法。
當她向易興華匯報研究成果的時候,她沒想到父親滿腦子想的是,鐘玉性情桀驁不馴,鐘秀當眾讓姐妹難堪,完全忽略了她一瞬間的失落。
她的貼身丫鬟語蘭,實在看不下去了:「老爺也不想一想,香料配方哪有那麼容易調整,您都不知道花了多少心思,眼睛都熬紅了,他也不知道關心,就知道關心別人。我看這個家呀,二小姐會鬧,三小姐會發嗲,就您最吃虧。二小姐仗著老爺的愧疚任意妄為,三小姐背后還有太太撐腰。」
這一切的一切,無不堅定了鐘靈想要得到興華的決心。鐘玉和鐘秀水火不容,鐘靈便在從中挑撥離間,激化兩人的矛盾。
可惜,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人人都覺得鐘靈好,可是在易家,還有一個最看不慣鐘靈的人——易寄漁。
她時時刻刻地觀察著鐘靈的一舉一動。然后把觀察到的,鐘靈暗藏的心思,全部告訴了鐘玉和鐘秀,暗中挑撥三個人的關系,鐘玉似信非信,可是鐘秀卻相信了,她接受不了自己最信任的大姐,竟然對自己隱瞞和欺騙了這麼多事情。
秘密
中秋家宴上,鐘秀帶來了鐘靈的親生母親。
鐘靈的野心再也藏不住。
鐘秀當眾質問鐘靈:「二姐一離開星華,她立刻進駐公司,各種收買人心。她對我,對父親,對所有人,聲稱自己絕不介入,可她對股東們又是怎麼說的?大姐,需要我說說你在幕后為爭取支持,所做的一切嗎?」
鐘靈神情泰然自若:「我沒做過任何卑劣的事,但我確實趁鐘玉離開,百般圖謀星華。」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
鐘靈繼續嘶吼道:「我犧牲了所有,只想換得父親的疼愛,如同您對鐘玉鐘秀的疼愛,可從來沒得到過。所有的兒女之中,只有我,是自生自長的,明明都是我至親,有著血緣的家人,卻像一個孤兒,住在一座孤島。」
原來鐘靈名義上是原配太太所生的長女,實際上她的生母是風塵女子,也就是劇中上海小姐比賽當晚,被邀請來當評委的姆媽——四馬路上最紅的書寓先生,都由她教授琵琶和評彈的。曾經她也是最當紅的書寓先生。鐘靈便是她年輕時,和易興華生下來的女兒。
鐘靈見不得人的身世和她想要興華百貨繼承權的野心,就是鐘靈心中最大的秘密。
這下全部被揭開。沒想到這不僅讓鐘靈,可以不用膽戰心驚地活著,終于可以抬頭挺胸,不用再看誰的臉色,而且易興華還因為對鐘靈愧疚,把興華百貨交給了她。
因禍得福。
寫在最后
《奇葩說》里有這樣一段話:情商高并非是指不發脾氣,而是要合理地發脾氣,讓自己的情緒可以順暢地表達,舒服地做自己,才能讓自己和世界都開心。
鐘靈是對易家付出最多的人,可也是易家活得最辛苦的人。 最深層的原因就是,在封建禮教思想的影響下,使她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因此一味地去迎合討好別人,顧全大局,而忽略了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
亦舒說:「人生短短數十載,最要緊的是滿足自己,不是討好他人。」
活著,先從合理地發脾氣,舒服地做自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