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華錄》宋引章永遠都不會明白,沈如琢厭棄她的真正理由,太無知

小鹿亂撞 2022/06/23 檢舉 我要評論

欣賞

初到京城,宋引章便來到教坊司。

以一曲精妙的琵琶曲,引得教坊司的所有人,為她駐足觀看,贊嘆不已。

而正在此地公干的沈如琢,也被這曼妙驚厥的琴音所吸引。

故而,這才盯上了宋引章。

好似,沈如琢欣賞的是宋引章精湛的琵琶技藝。

其次,才是她的姿色。

畢竟,這世上才貌雙全的可人兒太過難得。

所以,后來沈如琢才對宋引章百般糾纏,千般寵溺,萬般憐愛。

甚至,在宋引章道出自己的悲慘身世后,問其真不嫌棄自己時。

沈如琢仍然信誓旦旦地表露心聲:

不嫌棄,我只覺得你弱質纖纖,但卻忍辱復仇,是為智。

遠赴京城,和姐妹們開創一片事業,是為勇。

沈某也是個人啊!

面對如此智勇雙全,百貌千姿的小娘子,怎會不心動呢?

沈如琢欣賞的是,宋引章在趙盼兒和孫三娘保護下的唯唯諾諾,我見猶憐。

是宋引章在趙盼兒面前一個樣子,趙盼兒背后又成為另一個樣子,截然不同的雙面之姿。

是傳說中,在趙盼兒,孫三娘的引導下,宋引章對周舍隱忍克制,最后絕地反擊的堅毅勇敢。

是在趙盼兒和孫三娘的幫助下,將奸詐前夫周舍送上三千里發配之路的睿智和狠厲決絕。

但沈如琢和宋引章皆不知,宋引章的這些千面嬌娃之姿,都是在趙盼兒和孫三娘的帶領下展現出來的。

沒了趙盼兒和孫三娘,宋引章除了那點卓絕的琴藝之外,根本就一無是處。

而今,宋引章成了他沈如琢的「金絲雀」,「籠中鳥」,「屋中嬌」。

已然沒有跟趙盼兒和孫三娘接觸的機會,更沒有機會展現她跟她們在一起所散發出來的光芒。​

那麼,沈如琢還怎麼見識宋引章那精彩絕倫的多面之姿呢?

長此以往,即使待在沈如琢身邊的是個天仙,恐怕也會厭棄的吧!何況是她宋引章呢?

當然了,宋引章除了不知道沈如琢厭棄她的理由之外,她不知道的還有太多太多了。

無知

張好好是何等人物,那可是曾經被官家夸贊過,在京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甚至,給她牽馬的都是聲名顯赫的大文豪。

然而,這樣才驚四座,名滿天下的張好好,在蕭欽言壽宴上的表現,在柯政眼里,也只不過「爾爾」。

但卻對宋引章大加贊賞,十幾年不給人題字的柯政,還給宋引章的琵琶上賜了「風骨」二字。

教坊司的小姐妹還一臉艷羨的說,得官家一贊容易,得柯相一語難。

擺明了,受官家夸贊的張好好,遠遠不如宋引章。

為此,宋引章以為自己是因為非凡的琵琶技藝一戰成名了。

但她卻不知道,她之所以會被柯政如此抬舉,并非完全因為她的琵琶技藝。

而是宋引章為了給顧千帆解圍,回懟蕭欽言之子蕭謂那句「士大夫風骨重逾千金」。

宋引章也不知道,柯政在用夸贊自己的方式,來告訴在場在諸公。

他蕭欽言一朝得勢又如何,他的親兒子,還不是連一個教坊司里的歌伎都不如,連最基本的格局和風骨都沒有。

宋引章還不知道,此刻的柯政,正如她彈奏的那曲《涼州》一樣。

雖然被貶出京,但他仍然有金戈鐵馬的錚錚傲骨,從未遜色于任何人,包括他蕭欽言。

宋引章更不知道,柯政的風骨并非僅僅只是單單送給她的琵琶技藝。

而是在提點在座的諸位,無論為官到何種程度,都不能失了文人的風骨,不要與奸佞為伍。

除此之外,宋引章對自己的處境根本就沒有基本的判斷。

她不知道,大庭廣眾之下,她得罪的是飽受恩寵,雷厲風行的蕭欽言蕭相之子。

若是,沒有顧千帆對下人的一番囑咐,恐怕宋引章連相府的門都出不去,便會被有眼色的其他下人,啃得連骨頭渣子都不剩。

還何談什麼一戰成名,譽滿天下啊!

而她卻還以為自己單純的,只是憑借自己的琵琶技藝驚艷了四座,成了眾星捧月的璀璨的存在,真是太無知了。

真心

其實,若是真的能做到實至名歸的傻白甜程度,宋引章還有幾分可愛之處。

或許,還真能對沈如琢付出一些真心來。

然而,事實證明并沒有。

至少,她對沈如琢從頭到尾,自始至終都沒有一點點的真心,而完全是赤裸裸的利用。

之前種種咱們自是不必多說,就單單說她180度的大轉變,直接跑到沈如琢的家里,問其還愿不愿意要她這件事。

本就沒有半絲半毫對沈如琢的愛慕之情。

她之所以會退而求其次的下定決心,選擇跟沈如琢在一起,大體有三個理由。

第一,對現狀的不滿。

在宋引章初來京城時,便看到張好好風光無兩地在大街上游行,被無數的老百姓和達官貴人贊嘆著,欣賞著。

那時候,宋引章便想成為張好好那樣的人。

而今,她在相府一戰成名。

總覺得自己便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了。

其實,她根本不明白,即使是做到張好好這種程度。

被官家夸贊,被百姓關注,被有權有錢的看客欣賞。

但她終究還是一個只能在相府丫頭面前,矮上三分,不得不聽命于人的存在。

不得不說,張好好活得太通透了。

她知道自己再怎麼厲害,在世人眼中,她也只不過是一個卑微的賤籍女子。

但宋引章卻完全不懂這個道理,她以為,她一朝得勢,便可譽滿全城,風光無兩的活著。

但其實,相府一戰成名之后,宋引章除了多了一個無關痛癢的美譽之外,她還是她,什麼都沒有改變。

可她卻為此,仍然在半遮面獻藝而感到難過不已。

這是她對現狀的不滿,想逃離這種生活卻又逃不出去的無可奈何。

第二、對心上人另娶的失落自從顧千帆在周舍的鐵鏈之下,在千鈞一發之際,將宋引章救下來的那一刻起。

宋引章對顧千帆便生出了一種說不出的,莫名的情愫。

后來,顧千帆將宋引章超級喜歡的古曲普送給她,她更是覺得顧千帆對她有三分情誼。

可現在孫三娘卻告訴宋引章,她心中仰慕的這個男子,要跟趙盼兒結婚了。

這不免讓宋引章感到失落,仔細想想種種,顧千帆所思所想,所顧所盼的對象皆是她的盼兒姐姐,跟她完全沒有什麼關系。

而宋引章卻自作多情地以為,顧千帆對自己有情誼。

這若是被旁人知道,自己豈不成了笑話了。

第三、對姐妹情深的質疑有時候,我在想,宋引章的的確確對顧千帆生出了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情誼。

但那種情誼是復雜的,有報恩之情,有送曲譜之誼。

或許,也有那麼一點點的小女人的兒女情長。

但這種情誼,跟趙盼兒和孫三娘的姐妹之情相比,更顯得無足輕重。

因為,宋引章在逃離孫三娘視線后,跟船家抱怨的并非是,同樣是才貌雙全的女孩子,顧千帆為什麼喜歡趙盼兒,卻不喜歡自己。

而她更在意的是,所有人都知道趙盼兒和顧千帆的事情,唯獨自己不知道。

在這個時候,宋引章覺得,三個女孩子的情誼當中,自己是被摒棄在外的,自己是個外人。

所以,對她們之間的姐妹情誼感到了質疑。

正是這種在現實面前,無法擺脫困局的無奈,再加上對心上人另娶后的失落。

還有對姐妹之間的情誼產生的質疑的重創之下,宋引章才會負氣而走,下定決心跟沈如琢在一起的。

這,能叫愛嗎?

說白了,宋引章從未愛過沈如琢,她跟他在一起,分明就是宋引章退而求其次的選擇而已。

她連真心都沒能給沈如琢,家世顯赫的沈如琢又怎麼可能投桃報李呢?

而這些,不管是沈如琢欣賞她的哪一點,還是自己如何淪為了官場的犧牲品,抑或,她對沈如琢的情感,宋引章卻始終沒有看透,她真的太無知了。

所以說,或許,宋引章永遠都不會明白,沈如琢真正厭棄她的理由。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