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夢華錄》中無論是宋引章還是張好好都是賤籍,都是樂坊的女子。
但是偏偏兩人的命運可以說是天差地別,張好好風光無限,有池衙內對她付出真情,而宋引章號稱江南第一琵琶卻總是遇到渣男,受盡委屈。
同樣是賤籍,為何渣男卻總是喜歡找引章這樣的女孩,而不會找張好好呢?
這次我重新仔細看了下,發現這兩人雖然都是賤籍,但是張好好這樣的女孩遇到渣男的機率比較低,而宋引章這樣的女孩大機率遇到的都是渣男。這里面有三個原因。
張好好和宋引章同樣是樂坊賤籍,而且都是當地很有名,張好好是京城第一花魁娘子,深受文人墨客的追崇,她的歌喉就是官家都夸耀過的。
而宋引章也是江南第一琵琶手,聞名江南,雖然是賤籍但是日子也富裕,出入自由,活得也自在。
兩人可以說是同行,都是樂坊的女子,都是賤籍出身。
但是兩人卻性格非常不同。
張好好是一個非常自信的姑娘,從不覺得自己出身賤籍而非常自卑,覺得抬不起頭。
而宋引章卻不一樣,即便已經成為了江南第一琵琶手,哪怕后來名震京城,清流首相親自為她題詞風骨二字,她也依舊對自己出身賤籍的身份感到非常介意,覺得抬不起頭。
曾經池衙內去找宋引章卻沒有去見張好好,張好好很生氣,她以為池衙內又是看上了哪個小娘子。
后來見到引章才知道原來池衙內欺負她,兩人因為樂藝相識,惺惺相惜,張好好想教這個朋友,便問引章池衙內是如何欺負了她,她替她出一口惡氣。
結果引章說:「他搶我的琵琶,還說我是勾欄里的小姐,不是大家閨秀。」
張好好說:「怎麼了,咱們確實都身在樂籍啊。」
可見其實宋引章非常在意別人說自己不是大家閨秀,對自己身在樂籍的身份非常在意。
可是張好好就不一樣了,她覺得池衙內這個也沒有說錯,本來就是身在樂籍的人,而且一句話而已也不至于生氣。
其實宋引章面對池衙內這種紈绔子弟沒心沒肺的話非常傷心是因為覺得他在取笑自己,但是張好好卻不會這樣想,這里面有張好好對池衙內為人比較了解,見過世面比較大的原因。
張好好安慰引章說:「你想多了吧,他成天在勾欄里出沒,又每時每刻地在我身邊討好我,就連他的親娘也是從了良嫁人的。他怎麼會拿著個來惡心你呢?」
張好好能夠說出這種話,是因為她對池衙內這個人比較了解,而且見過的世面也比較多,不會輕易因為別人的一兩句話就想多了。
除了這個原因, 更重要的是張好好比較自信,她不會像引章那樣為自己樂籍的身份感到非常抬不起頭。
張好好問:「引章妹子,我怎麼覺得只要一提到樂營教坊,你就一副抬不起頭的樣子?咱們是靠自個兒本事吃皇糧的人,挺起腰直起背,抬起下巴來。」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張好好是一個不卑不亢的人,即便知道自己是出身賤籍,但是也覺得自己是靠本事吃飯的人,并不覺得低人一等。
這個時候引章來了一句:「可樂伎畢竟是賤籍啊。」
張好好繼續說:「賤籍又怎麼了,平日里不愁吃喝,文人墨客捧著,高官貴爵們敬著,你既不需像平常的市伎私伎那樣子賣身媚俗,也不用像閨閣千金那樣處處拘束,整天穿金戴銀,呼奴攜婢,哪里不如那些升斗小民了?有人一輩子當官,連官家一面都沒見過,而我呢,我才二十二歲官家和娘娘就親口夸了我兩回呢。是啊,單論籍冊,我們確實不是良民,但是我們又賤在哪里呢?我問你,你賣過身嗎?你有為錢討好過男人嗎?你是不是每天為了練琵琶兩更睡五更起,是不是平常姐妹們都在玩的時候,你都在苦練技藝?把琵琶看得比你的生命還要重要?這就對了,我也是這樣。你記好了,以色侍人才叫賤,我們靠自個兒本事吃飯,活得堂堂正正,正大光明。」
這番話開始看出,其實無論是張好好還是宋引章其實都在地方上并不是尋常的樂伎,她們并不缺錢,而且也不需要干粗活,更不要刻意討好別人,而且不愁吃穿,有婢女伺候,也算是有體面了。
聽了張好好的一番話,宋引章暫時對自己的賤籍身份沒有那麼多執念了,她覺得東京真好,這里哪怕是賤籍只要自己夠努力也能夠獲得別人的尊重。
但是宋引章這個想法并不長久,后來她確實有了名聲,在蕭相府上一曲成名,得柯相題詞,一下子名震東京,風光都蓋過了張好好。
宋引章這個時候也成為了東京文人墨客,達官貴人追捧的對象,就好比當年風光的張好好,但是她卻依舊對自己賤籍身份感到介意。
覺得自己現在已經不一樣了,是柯相夸過的人,整日在茶館為了幾百文茶錢給那些酸秀才彈琴感到非常委屈,如果是張好好就不會這樣想,反而會非常珍惜這個出名的機會,不驕不躁。
但是引章卻變得非常浮躁,覺得自己身價不一樣了,別人幾百文貫錢請她都請不動了,反而一心只想嫁一個有能力幫自己脫籍的男人。
最后又一次被渣男傷害。
其實我們仔細看整個劇情,細心看一些細節你會發現張好好會做人,比較精通人情世故,而且也很大度,熱心,對引章也是真的將她當成好姐妹了。
但是宋引章你會發現她無論是對趙盼兒還是三娘,還是張好好都不是非常懂得人情世故。
其實引章年紀小,又生得好看,為人比較單純,其實大家都將她當成小妹妹,對她是極其厚道的。
趙盼兒對她好自然不要說,之前為她擺脫周舍不曉得花了多大力氣,而且三娘也是對她客客氣氣,張好好對她更是惺惺相惜,而且張好好愿意幫宋引章,一方面是欣賞引章,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趙盼兒拜訪她,希望她能夠照顧下引章。
張好好面對趙盼兒也沒有因為她是外地人就欺負她,而是承了她的情,雖然這里面有她圖引章的琵琶助自己維持地位之外,其實她也是非常很好處理這件事情的。
她對引章也是很照顧的,而且面對趙盼兒給她送的果子茶點,她也愿意都分給姐妹們吃,幫趙盼兒宣傳她的生意。
哪怕她知道池衙內和趙盼兒之間的嫌隙,但是她也覺得自己這樣做沒有錯,自己既然得別人的好處就懂得回報,是一個懂得分寸的人。
而且對于引章,就算池衙內要她不許告訴引章沈如琢是個花花公子,雖然她沒有直白地說出,但是她還是念著姐妹之情提點了下引章。
而且后來去蕭相府上獻藝,也是張好好帶著引章去的,而且面對下人的刁難,張好好好心提點引章,幫她壓場子,要她不要太在意這些人的話,擺正自己的身份就是了。
就是這句擺正自己的身份,讓引章非常介意,其實張好好是不介意的,因為她有自知之明,而且她從未將自己的命運交給一個男人身上,但是引章卻從這句話中聽出了自己是賤籍就是低人一等,想著靠男人改變自己的賤籍。
后來引章因為那一次的獻藝,在壽宴上大出風光,一曲成名蓋過了張好好,這讓張好好內心有些失落,大家都圍著引章羨慕她。
但是引章卻從來沒想過感謝張好好,要知道如果不是張好好帶她來這里,如果不是張好好替她壓場子,她也不會有這個機會,更不會因為膽怯亂了方寸。
但凡引章懂一點人情世故,在大家圍著她的時候照顧下張好好的情緒,也不至于讓張好好那麼失落。
引章的沒心沒肺注定她會失去張好好這個朋友了。
所以引章是一個心思非常單純的人,也是一個渣男非常容易騙到手的人,要知道渣男面對一個深諳人情世故的張好好跟一個不諳世事的宋引章肯定會選擇宋引章了,因為張好好那樣的女人他們惹不起。
渣男不會輕易招惹張好好是因為張好好這樣的女人自信獨立,有自己的想法, 不輕易被男人的小殷勤打動。
要知道張好好也是非常漂亮的,她的名聲和美貌肯定有很多人追求她,但是她卻選擇了沒什麼用的池衙內。
這不得不佩服張好好,要知道池衙內雖然這個人沒什麼本事,但是家世好,有錢,一世的富貴是必然少不了的。
當然張好好選擇池衙內并不是因為錢,畢竟無論是張好好還是宋引章她們都是不缺錢的, 但是引章看男人的方式卻看的是對方有沒有錢,對方有沒有能力幫自己脫籍,而且還都看走眼了。
而張好好不一樣,她除了看這個男人有沒有豐厚的家底,還要看這個男人的品行。
池衙內雖然自己沒什麼本事,但是好在家業大,他這輩子的富貴無憂了,而且這個人雖然沒什麼大本事,但是也沒什麼壞心眼,大多數是別人欺負他的分,他很少能夠欺負別人,而且他對自己也是真心。
而且池衙內的母親就是賤籍從良,家風比較開放,未來如果他們真的有結果也會少了很多阻力。
所以張好好看男人的眼光要比宋引章強上百倍。
她早就提醒引章東京城的男人大多數背景不凡,讓引章不要輕易相信他們的小殷勤,最后后悔莫及。
從這番勸告中就可以看出張好好看渣男的眼光是非常準的,但是引章卻不相信她,一心扎進去了,而她覺得自己言盡至此,想引章有趙盼兒護著也不會吃什麼虧,就不多說了。
張好好看得如此通透,渣男的手段自然在她面前起不了作用,所以渣男也不敢招惹這樣的女孩,這能去招惹引章那樣的天真無邪的女孩。